又一山人(原名黃炳培)於1960年生於香港。曾創作廣為人知的《紅白藍》系列,並以此系列於 2005年代表香港參展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他亦獲頒發『香港當代藝術奬2012』及2011年香港藝術發展奬的年度最佳藝術家奬(視覺藝術)。
又一山人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
又一山人(原名黃炳培)於1960年生於香港。曾創作廣為人知的《紅白藍》系列,並以此系列於 2005年代表香港參展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他亦獲頒發『香港當代藝術奬2012』及2011年香港藝術發展奬的年度最佳藝術家奬(視覺藝術)。
又一山人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
紅白藍尼龍布料在1960年代為廣泛使用,而它亦成能香港戰後的文化代表。又一山人在其最具標誌性的《紅白藍》系列運用上這個圖案。
紅白藍尼龍帆布,耐用、唾手可得。 這種便宜的材料在市場,建築地盤和携物過境都被廣泛用上,體現了資源緊缺的草根香港人在1970 – 80年代的聰明才智帶來的極大的多樣性。 對於藝術家來說,紅白藍的多樣性和耐用性是香港精神的類比:堅強,睿智,勤奮和靈活。 在後殖民認知和政治不穩定的時代,《紅白藍》系列喚起了一個過去的時代,一個經濟機會,向上流動和文化繁榮的時代的懷舊。
蘇軾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巨匠兼畫家,在當時的文學及藝術領域屢創突破。又一山人繪畫竹子與其他物件的創作靈感,便是啟迪於蘇軾的畫作。 推翻創作常規的精神貫穿了 《從蘇東坡想起八大山人》:又一山人拍攝經繪色的竹子與物件令人即時聯想起中國的傳統繪畫, 這種模糊真實與幻像的呈現引入了另一位明末清初的大師級畫家—八大山人的藝術。
大片幅相片描述了一幕一幕過去十年、因泡沫經濟爆破被擱置的建築項目。作品不但展現出經濟蕭條的景像及其帶來的問題, 更反映了人生不同層面的挫折。此《爛尾》攝影系列被香港M+博物館所收藏。
《凡非凡》為又一山人在現代城市生活的背景下重塑家的概念的攝影系列。在香港和深圳不同地區的海旁,在岸邊停泊的舢舨上設置了如盆景般的松樹及灌木叢,喚起了中國古典書畫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