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拓
王拓的藝術實踐以影像,行為,繪畫主要並涉及多種媒介,通過在取向情境下對他人真實生存經驗以及文獻行為化的介入,來揭示當代人類境遇與精神遺產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同時探討了人造觀念和意識形態是如何從其歷史背景中生髮而出,並與持續變化的社會狀況相適應的主題。
王近年舉辦的個展包括北京鹽項目的“語法靈猿”(2017)、北京泰康空間的“失憶事典”(2016)。並參加了在尤莉婭・施托舍克收藏,杜塞爾多夫(2018);巴登巴登國立美術館,巴登巴登(2019);Zarya當代藝術中心,符拉迪沃斯托克(2018);OCAT深圳(2018);OCAT上海(2019);昊美術館,上海(2019);時代美術館,廣州(2019);chi K11藝術空間,沉陽(2018);皇后美術館,紐約(2017);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15);Vox Populi,費城(2015);Residency Unlimited以及NARS Foundation,紐約等機構舉辦的群展。王拓曾為紐約皇后美術館2015至2017年度駐館藝術家,並於2018年獲授“三影堂攝影獎”,同年獲北京國際短片聯展“傑出藝術探索獎”和“玲瓏塔”短片獎。2019年獲授青年當代藝術烏鎮獎。
他現於北京居住和工作。
- /
- /
- /
-
《共謀失憶症》 / 2020
在《共謀失憶症》裡,一位陷入寫作困境的作家,一位暗自神傷的妻子,他們雖同處一室,卻彷彿在各自的世界中嘗試撫平某些不為人知的記憶傷痕。在這個既寫實又虛幻的當代中國家庭里,籠罩著人鬼共棲的詭異氛圍。另一個時空里,一個年輕的紅衛兵誤入一間堆滿廢棄書稿的房間,沈浸在一則古代故事的閱讀中,忽然聽到窗外的遊街聲,奪門而出。一段半個世紀前的創傷記憶被抽絲剝繭。這是一個屬於中國的故事樣板,遙遠而切身,時至今日仍然留有難以覺察的幻痛,平靜地藏匿在中國的現實里。
德國文化學者Aleida Assmann 在《遺忘的形式》中,曾提出過一種共謀性遺忘,即當體制試圖銷毀某段過往記憶的同時,其中的受害者也往往表現出創傷性的沈默。兩者的沈默疊加而形成了一種共謀。正如作家無法通過寫作去療癒記憶深處的傷痕,共同分享歷史創傷的人也同樣陷入無意識的集體性沈默,這種沈默最終變成一種無法言說的、在時間中累積、在情感關係中轉移的病徵。
伴隨的一系列素描繪畫是基於在影像作品《共謀失憶症》的研究和製作過程中,圍繞其中一些關鍵問題進行的梳理。題為《出嫁》、《焚書》、《幻戲》、《九相》、《書齋》和《批判》,這些素描糅合了古代傳奇志異、近歷史和當下多重的時空,並置了歷史圖像、古代神話繪本以及文革時期的連環畫風格。
-
《審問》 / 2017
-
《角色扮演》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