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
陳維細密地於工作室室內建構和擺拍場景,使他的攝影作品不像靜物寫生、反似丟空了的雕塑劇,充滿著戲劇感和電影感。擺拍構建的虛構的個人敘事,喚起重複的意象、回憶和夢想,令每一個圖像成為一個個故事。在這些物件、空間和夜間市景的虛構場景中,陳氏呈現了當代中國的心理和社會性特質:對美好生活的集體渴望、對消費主義承諾的憧憬的幻滅、以及對被隨意抹去過去的緬懷。
陳氏近期的個展包括上海西岸美術館 “Make me illusory” (2021);香港刺點畫廊的 “最後一夜”(2021);中國上海昊美術館的 “Good Night” (2021);中國廣州chi K11 藝術空間的 “你今晚去邊”(2018);澳洲墨爾本當代攝影中心的 “Chen Wei: The Club”(2017);杭州JNBY藝術空間的 “午間俱樂部”(2016);上海chi K11美術館的 “在浪裡”(2015)。
陳氏曾參與的群展包括廣東和美術館 “ON | OFF 2021: 回到未来”(2022);上海香格納的 “结束热 | 第 1 部分:耀斑”(2022);上海chi K11 美术馆的 “真实/ 幻境” (2021);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 “藏品展:衡量尺度”(2020);德國慕尼黑Alexander Tutsek-Stiftung的 “ABOUT US. Young Photography from China”(2020);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的 “幽靈維面—電馭叛客在未來之年”(2019);美國休斯敦德克薩斯亞洲協會的 “We Chat:對話中國當代藝術”(2016);德國埃森柯望博物館的CHINA 8項目 “Works in Progress”(2015);挪威斯塔萬格美術館的 “表演與幻想:中國攝影1911-2014”(2014);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 “ON | OFF:中國年輕藝術家的觀念與實踐”(2013);韓國首爾美術館的 “第四屆首爾媒體藝術雙年展”(2006)。
陳現於北京居住和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華燈 / 2021
在都市生活精心編排的混亂中,秩序的意志亦不斷地起舞。《華燈/香港》(2021)為一件與實物等大、燈膽無規律閃動的街燈。這種燈柱為中國大都市街道上隨處可見的「中華燈」,它蜿蜒的曲線代表著一種獨特的國家美學,浮誇的裝飾展示繁榮的意像,象征對進步的渴求。
-
新城 / 2013-ongoing
介於虛構與現實、人造物與碎片之間,陳氏的作品訴說著都市人的共同體驗:夢境、故障、殘影與記憶交相混雜。它們組成一幅抵抗抽象化的新城市景觀,堅定地保存具體的物件與生活經驗。懷舊的感傷難以在當下棲身,於是,《最後一夜》告別對過去的憂傷凝視,它瞻望前方,看見一座建造中的新城。
-
簾布 / 2020
影像源自作品《新樓》,從房間的窗戶向外,新建築的光與反光,照亮夜晚的霧和霾。這些五彩十色的光芒是城示的無休止的脈搏。
-
硬幣 / 2017
一雙手是不合時宜的、象徵之手,它捧著硬幣和光。這雙手來自《公園硬幣系列》 中,上世紀末典型的中國城市裡常見的公共雕塑,這些雕塑給予人們積極美好的期許。
-
蘑菇 和 樹 / 2016
在陳維的影像中,大量的衛星接收器在賽博朋克式的冷色光暈下散佈於廢棄的建築工地上。在充滿詩意又極度不安的氛圍下,作品中荒蕪的景觀仿佛被凝固於時間之中。圓碟形的衛星接收器曾是建築工人們必需的通訊及娛樂器材,然而在智能手機時代,它們已淪為廢物。藝術家在創作中呈現工業及經濟迅猛發展下生成的廢棄物品,它們如蘑菇般不斷擴散、生長,揭示著氾濫的消費及物質主義追求。
-
馬賽克黑 / 2016
-
故障 / 2018
-
俱樂部/夜店場景 / 2013-2015
陳維細密地於工作室室內建構和擺拍場景,使他的攝影作品不像靜物寫生、反似丟空了的雕塑劇,充滿著戲劇感和電影感。這一系列關於俱樂部/夜店場景的攝影作品,源自於他對“忘我”狀態的不信任與懷疑。他通過重現俱樂部中彷彿末世的迷幻場景,去還原介乎於現實與虛構二者之間的空間,來重新閱讀我們關於“忘我”的經驗、它產生的機制、抵達的終點。伴隨著現代化/城市化的發展,當外來的音樂與舞蹈流行文化,已經不能成為個體存在與價值的寄託之處時,舞蹈文化的轉譯後的表演性重新浮現。他用一種人造的、極不穩定的空間敘事捕捉了現代生活中普遍的集體焦慮與不安。
-
早期作品 / 2009
-
媒體報導
-
-
-
-
-
-
-
-
錄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