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展緯
程展緯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他作為側重概念導向和社會介入的香港藝術家,在城市內外遊走於創作者和觀察者的角色。他透過作品中離奇可笑的幽默感回應與質疑社會與政治問題。
過去二十年間,程展緯參加多個展覽和駐場計劃,包括韓國光州雙年展(2018)、香港大館的開幕展 “拆棚” (2018)、英國Blackburn Museum and Art Gallery 的駐場計劃和個展 (2008)、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的駐場計劃和個展 (2006)、美國紐約PS1藝術中心的駐場計劃(2000)等。2016年,他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藝術家年獎(視覺藝術)。2019年,他的“卧底”計劃被提名Visible Award,一項以支持社會參與藝術項目的國際獎項。程展緯現於香港居住和工作。
- /
- /
- /
- /
-
《隔離酒店》 / 2021
《隔離酒店》(2021)呈現藝術家近期於香港進行十四日酒店隔離時的物品及影像幻燈片。
-
《驚懼症》 / 2019
「我其實是一個怕曱甴的人,最早用雙面膠紙造曱甴的時候應該是20年前讀書的時候,因為怕曱甴所以從來沒有正視過曱甴的結構,更沒用照片或實物來對著寫生,所有膠紙曱甴入面的細節都是我幻想出來的,一種對恐懼物的幻想,所以有一些特點是放大了,一些部份根本不存在,是 一種與恐懼物距離的聯想,如果把真實曱甴與他相比,更本不似,似的是我們這種日常恐懼的感 應…… ……當然在這時空改這名,也是回應警察以曱甴稱呼示威者。」
— 程展緯 -
《液化陽光》 / 2019
-
《楚門的日落》 / 2014
-
《天兔》 / 2013
2013年,程展緯曾「臥底」做過一星期的保安,《天兔》和《黑夜,白雲》源自這段經歷。這亦是他正在進行的《臥底》項目的一部分。在該項目中,他任職不同的基層崗位進行第一手觀察,然後創作另類的勞工運動,為求改善他們的工作的狀況。例如,程的「椅子運動」曾成功向香港藝術館、娛藝院線 (UA cinema)及其他零售商請願,令它們為其保安和客戶服務員提供椅子。
《天兔》由多頻道的監控攝像畫面組成。這些畫面來自2013年藝術家在大埔的半導體工廠的第一次夜班,也恰逢超級颱風「天兔」襲港。天文台掛上八號風球,其他員工都慌忙離開工廠。保安員獨自在他不熟悉的環境中徘徊,熟習攝像機的位置和角度。他碰巧遇見一隻在攝像機前織網的蜘蛛,若非蜘蛛掠過,網是如此令人難以察覺。如蜘蛛網一樣,颱風是無形的,它只能通過樹幹燥動的陰影被感知。在現今的語境中,事件的真實性同樣常常通過監控攝像機的鏡頭被驗證。
-
《黑夜,白雲》 / 2013
程展緯在香港鐵路博物館工作了五天。他於博物館內以長於指引的時間巡邏,在同事和主管都不知道的情形下,創作了《黑夜,白雲》,一系列在展覽陳列的火車車廂內拍攝的照片。他穿著藍色制服揮舞著,藉著長時間曝光營造出幻覺,令人覺得他是漂浮在座椅上方的半透明的雲。以魔幻寫實主義的手法,作品消解了執行守衛工作的人體的物質性,是本著制度批 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的精神,對本就陳舊和麻木的人造物的戲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