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你的運動,我的運動
時間:下午4時至6時(香港時間GMT+8)
地點:刺點畫廊
放映 / 討論(線上線下同步)
下午4時至5時 : 短片放映(中英文字幕)
下午5時至6時: 討論 (以普通話進行)
線上 | Zoom會議 ID: 940 5973 4282, Passcode: 409969
線下 | 刺點畫廊
討論嘉賓:
郝敬班,藝術家,工作生活在北京、柏林
江萌,媒介與影像研究者,紐約大學博士生
蘇偉,生活在北京的策展人,寫作者
主持:秦美娜,俞迪祈
我們好像就站在歷史風暴的中心。事件的內部和外部的區分在疫情發生之後失效了,這種感受從2020年一月份以來愈發強烈。事件沒有了外部,我們也沒有選擇置身事外的可能。在所有2020年發生的運動、事件和災難面前,「我」是什麼,「我」和它的距離是什麼?項目《錯地而行》的產生來自於這個基本問題。這個項目嘗試提出在2020年充滿矛盾和災難的現實面前,反復的自我指認的必要性:我的情感,我的位置,我對於真相的要求,我對真相背後知識和情感生產機制的思考。
《錯地而行》的第一期來自於三個發起者2020年下半年以來一次長期的對話。身處紐約、柏林和北京,他們同時開始思考「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與自己的關係。我們收集、辯論關於這一運動的種種知識和判斷,相互觀看、剖析在自己所在情境下運動引發的反應,也將各自的身體和情感經驗進行分享。在這一日常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將焦點對準自我與運動之間的歸屬感與距離感問題。於是產生了這三段由我們共同創作而成的錄像,呈現了三種面對運動的狀態:江萌以亞裔的身份親歷、參與到「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運動中,辨析兩個族裔的共同處境;今年一月才初到柏林的郝敬班從疫情期間對自己與環境的觀察出發,試著思考距運動中心不同距離的人相互無法共情的障礙;蘇偉則以半虛構的方式敘述了一段奔波兩地的故事,聚焦在社會制度衝突下人自身的有限性和不穩定狀態。我們思考的不僅是社會制度,也關聯著一種知覺狀態。人們可以怒喊著改寫用最堅固的材料澆鑄的歷史,但如何辨認歷史主體的心理、無意識和情感?它們是否總是可以自圓其說?這個疑問是他們展開這一對話的前提。
這個項目將是一個日常且持續的工作,它將通過邀請更多的、不局限於藝術行業的人不斷參與進來,通過一些低成本和靈活的方式——比如Vlog、線上討論、寫作或者線上展覽——呈現某種身處在某一事件、革命或者運動中的感知。從不穩定的世界與生活狀況中獲取一個清晰的主體形象,都不能始於或者止於自我辯護式的美學和人道關懷,面對新的秩序和無序的形成,除了在自己的內部空間中做苦力、使勁掙扎,沒有其他捷徑。我們希望在尚不確定的知識和情感狀態中,重建自己的生活和創作,對自己的世界作出解釋,從而作出自己的幻想。